愛染明王-每個人自心無始本具的本尊 

愛染法前行和基礎: 

1.出離心    

2.菩提心    

​3.空性

1. 出離心 (全文請參閱 慈誠羅珠堪布:如何修密一[出離心和菩提心] http://big5.xuefo.net/nr/article1/7223.html)



我們以前也三番五次地講過,出離心和菩提心就是學密的基礎,為什麼在這裡還要反復強調呢?因為,作為修行人,必須要過這兩關,如果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,即使修再殊勝的、類似大圓滿等等的密法,也是徒勞無益的。只有在具備出離心和菩提心的基礎之上,才能正式入密修行。
華智仁波切講過:在沒有出離心、菩提心的前題下,即使閉關九年修大圓滿,也不能播下解脫的種子。這不能不讓我們深思,在所修的是大圓滿,時間不是一兩天或幾個月,而是九年,修行方法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,而是以泥封門、謝客、斷絕所有外界往來的情況下,卻因缺少出離心和菩提心,而不能播下解脫的種子。這足以讓我們警醒:如果不具備出離心和菩提心,就可以淪落到如此地步——修了九年大圓滿,卻不一定能播下解脫的種子!所以,對任何一位修行人來說,出離心和菩提心都極為重要。
很多人因為缺少這些知識,只知道密宗殊勝無比,就好高骛遠,妄想不修加行而一步登天。疲於奔命地去接受密宗灌頂,不亦樂乎地修習密宗,最終卻竹籃打水、收效甚微。這一切過失,不能歸咎於密宗,而是因為基礎不牢所導致的結果。所以,學密的人必須具備出離心和菩提心,這是顯密的共同基礎,是趨入一切修行不可或缺的首要條件。
所有的無上密宗都十分強調出離心和菩提心。譬如,在修生起次第之時,一旦離開空性見和慈悲心,即使能將佛像觀想得一清二楚,也毫無意義。同樣,正如經書所言,如果沒有出離心和菩提心,即使念誦了上億的本尊心咒,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事。所以,一切修法的關鍵在於出離心和菩提心。目前,有不少居士在沒有修好出離心和菩提心,不懂得生、圓次第的情況下,盲目地念誦一些本尊的修法儀規,以圖獲得收效。於此必須提醒諸位,這是沒有太大意義的。
顯宗、密宗都一致認為,一切萬法都隨發心而定。《開啟修心門扉》中也講過,如果某人是為了今生(圓滿)而修行、放生、供僧、供佛……,即使這一世能如願以償,其結果也不過如此;如果因前世業力而未能如願,這些善行也不會引發絲毫出世間果報。因為在修行之時,他從來沒有考慮過解脫、度眾生、成佛等等,而僅僅是為得到今生今世的幸福快樂,既然其發心已經如此明朗,那麼其所做善業又怎麼可能變成解脫之因呢?決不可能。
經書裡也有這樣的比喻:如果有一個人被饑餓所逼迫,正萬般無奈地掙扎在生死線上,假如不立即進食,幾分鐘後就會被死神奪去生命。這時,如果讓他到國王的寶庫中去取寶,他首先應該選擇什麼呢?絕對是食物。因為,寶庫中的其他金銀珠寶雖然珍貴,卻無法解決瀕臨餓死的困境。對此時此刻的他來說,價值昂貴的金銀珠寶是毫無用處的。同理,生起次第、圓滿次第雖然極為殊勝,但對沒有基礎的人而言卻太高深了。目前,我們暫時還不需要生圓次第的修法,當務之急,還是出離心和菩提心。
還有一個比喻:古代東西方很多城市都有城牆,必須經過城門方可進入城內。假如此城只有一門,再無其它入城門徑,每一個想進城的人就必須通過此門。城裡有很多人家,一旦進城之後,想去哪一家都可以隨心所欲。但是,如果沒有經過此門,便只能徘徊於城外,永遠無法進入城內。這個比喻說明,出離心和菩提心就是趨往修行之城的唯一門路,在出離心和菩提心生起以後,大圓滿、大手印、時輪金剛或生起次第、圓滿次第的修法,便可隨意選擇。但在沒有生起出離心與菩提心之前,想修成這些法,無異於螳臂擋車,實在是自不量力的愚蠢之舉。
所以,現在我們不必急不可耐地去修大圓滿或生起次第等密法,而是要首先生起堅定不移的出離心。因一時環境等因素,偶爾產生的出離心是不可靠的,故爾要反復修習,一旦生起,就要令其穩固不退。生起出離心別無它途,唯有人身難得、死亡無常等外四加行的修法。
究竟什麼是劃分有無出離心的界線呢?宗喀巴大師在《三主要道》中要求:如果希求解脫的心念,日日夜夜從不間斷,才叫生起出離心。這個標准比較高,薄地凡夫一時難以做到,所以我們暫時只能提出一種較低層次的出離心衡量標准:
沒有出離心的人,只求今生世間圓滿及來世人天福報,此外便安於現狀、得過且過,沒有更高的追求;有出離心的人,可能偶爾也會有這些想法,或許也會喜歡吃好的、穿好的、住好的。但是,在他的思想深處,始終有一種揮之不去的信念:這些不是生存的目的,只是一種臨時的生活方式和手段,是無關痛癢、可有可無的,我的最終目標是獲得解脫!如果能有這樣的意識,就基本上可以算是具備了出離心。說一千道一萬,總而言之,學密法的人一定要修出離心!


2.. 菩提心 (全文請參閱 果碩普利協會 http://www.kunphen.com/html/2010/gljy_0718/102.html )

 菩提心略修法 http://blog.xuite.net/zhmajc/cclzkb/4327828-2%E3%80%81%E8%8F%A9%E6%8F%90%E5%BF%83%E7%95%A5%E4%BF%AE%E6%B3%95


   

2.1  阿底峽尊者七重因果修法

​​

2.2  寂天菩薩自他交換修法(入菩薩行論)

 

寂天菩薩嘗云:「人天導師釋迦牟尼佛降生於此世間,所傳授的一切教法,其核心即為菩提心,猶如奶酪是由牛乳所提煉的精華一般,菩提心亦為佛法的精髓。」判別戒律是否流傳於世間之依據,是以別解脫戒是否仍存在為標準;而判別大乘佛法是否存在之依據,則為菩提心是否仍傳揚不息為依歸。

    菩提心主要之意涵有二:一、利他。二、證得正等正覺的圓滿菩提果位。其中,證得圓滿菩提的果位,乃是由小乘行者希求證得寂靜涅槃的精神衍生而來。由於希願能證得圓滿菩提,故大乘行者與小乘行者皆不住於輪迴,然而,大乘行者除了努力使自己得以從輪迴的痛苦中解脫之外,尚能以利他的精神,竭盡所能協助一切有情眾生皆能脫離輪迴的苦痛,由於此種由菩提心所生起利他的精神,使大乘行者能斷除僅求自利的心念,此與聲聞、緣覺聖眾安住於寂靜涅槃之中,時間長達數劫的情形,具有極大的差異。大乘行者由於思惟佛陀所證得色身的圓滿功德,能應一切有情眾生之因緣,示現各種化身以度化有情眾生,因此,大乘行者既不住於輪迴,亦不住於涅槃,此為大乘教法遠勝於小乘教法之處。大乘行者除能不安住於輪迴與涅槃之外,尚須思惟:除非自己證得佛的圓滿法身與色身,否則將不能圓滿利益一切有情眾生的功德。以此發心,從而令自己生起菩提心。
    菩提心是由利他的精神而發起,而利他的精神必須不斷修持慈心與悲心,淨除有情眾生的一切痛苦,使其能獲致一切安樂。眾生所面臨的痛苦與所悉求的安樂,並非僅止於眼前短暫的痛苦與安樂,而是必須協助有情眾生能淨除心續中的貪、瞋、癡煩惱,進而去除業障,斷除心續中一切煩惱習氣的種子,生起各種道次第的證量,從而證得究竟的圓滿佛果,若非如此,則利他的精神將流於片面而短暫,無法圓滿利益一切有情眾生的功德。
行者欲使一切有情眾生能獲致暫時與究竟安樂的功德,首先必須去除自身的一切過患,從而證得佛的圓滿法身的功德,方能達致。行者欲應一切有情眾生的因緣,而示現各種應化身,必須證得佛的圓滿色身的功德,方能如願。此為行者發起菩提心之次第。
    行者若安住於涅槃寂靜之中,將無法圓滿利他的功德,故由於利他的精神,行者不住於涅槃;復因行者願能證得圓滿佛果,故不住於輪迴。大乘行者由於發起「為利眾生願成佛」的菩提心,故能同時捨離輪迴與涅槃,不住於兩者之中。
    大乘佛法之精神必須同時包含利他與證悟正等正覺,二者缺一不可,行者若僅求自己能證悟正等正覺,並不能成為一位大乘行者。小乘的聲聞、緣覺聖眾,亦執持自己所修持的方法與證得的果位,均是為了利益一切有情眾生,然而彼等所證悟之果位,並非是究竟圓滿的無上正等正覺,是故,唯有結合利他的精神與希求證悟正等正覺而修持,方能成為一位大乘行者。彌勒菩薩曾開示:「由利他而求菩提。」精闢地闡述菩提心的內涵乃是利他與希求證得圓滿菩提,行者由發起利他的強烈動機,希求自己能證得圓滿佛果的心願將隨之產生,願自己能證得佛果,以具足能力利益一切有情眾生。
貳、七重因果教授
一、教法的傳承
導師釋迦牟尼佛傳下無數修持菩提心的方法,主要的傳承可略分為:一、七重因果。二、自他相換。其中,七重因果教授是由彌勒菩薩開示於「攝大乘論」一書中,傳與無著菩薩,復由無著菩薩授與阿底峽尊者。自他相換教授則是記載於「華嚴經」之中,由文殊菩薩傳與龍樹菩薩,復由龍樹菩薩授與寂天菩薩。行者無論採用何種修心的方法,最終所欲生起的菩提心,其本質皆相同。二種修心方法的目的雖然相同,但自他相換教授適合心續中已累積修持菩提心習氣的利根行者,此種修心方法較七重因果教授艱深。亦有人認為自他相換教授包含七重因果教授的內涵,然而若詳加比較其修心的次第,仍可發現兩者存在些許差異,此一觀點說明二種修心方法可合而為一。

    吾輩修行人過去未曾聽聞修持菩提心的教授,心續中亦未曾留有修持菩提心的習氣,若於修行之始,即以自他相換作為修心的方法,恐將難以生起覺受,故初次修學菩提心的行者,應以七重因果教授作為修心的方法較為適宜。


2.1  阿底峽尊者七重因果修法 


請參閱 菩提心論 七重因果修心法  洛桑成列·確吉堅贊仁波切https://www.lama.com.tw/content/edu/data.aspx?id=7543


2.2  寂天菩薩自他交換修法(入菩薩行論)


請參閱慈誠羅珠堪布 自他相換的修法 http://blog.xuite.net/zhmajc/cclzkb/13104726-%E8%87%AA%E4%BB%96%E7%9B%B8%E6%8F%9B%E7%9A%84%E4%BF%AE%E6%B3%95


入菩薩行論 善說海 講記(五明佛學院)http://www.theqi.com/buddhism/pusaxin/index.html


入菩薩行論 http://www.theqi.com/buddhism/rinpoche/index.html




3. 空性


請參閱佛教空性觀--索達吉上師講于北京大學哲學系

http://blog.sina.com.cn/s/blog_53e2bf7201014atp.html

 入菩薩行論 善說海 講記(五明佛學院) 第九品 智慧http://www.theqi.com/buddhism/pusaxin/index.html